電力行業市場的現狀,未來的走勢
日期:2020/09/08 瀏覽次數:2190
(一)電力生產概況
1.發電量增勢明顯放緩。近年來,中國發電量持續保持高增速態勢,2007年至2011年發電量從32559億千瓦時增至47217億千瓦時,增加了約45%,平均每年增速高達11.1%,但到了2012年增速快速降至4.7%,2014年進一步降至3.2%,雖然2013年出現了回升,增速為7.5%,但總的增長趨勢已呈現出明顯放緩的特征。2014年全國發電量為54638億千瓦時,其中,水電同比增長18%,核電同比增長18.89%,火電同比下降0.4%,這是由于氣溫影響造成火電用電量減少,若氣溫因素消除,2015年應該處于增勢。雖然中國發電量近年來增速減緩,但根據EIA、IEA和IEEJ等國際主要能源機構的預測,至2035年前,世界發電量平均增速為2.2%-2.3%,中國發電量增速仍遠高于該增速。
2.發電設備容量增速過快,投資過度問題比較突出。2012年,中國新增裝機容量最多,為 8423萬千瓦,同比增長高達7.93%,2013年同比增長則達到了9.25%,2014年同比增長8.7%。2012年,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572小時,較2011年降低158小時,2013年數為4511小時,同比降低61小時,2014年為4286小時,同比降低225小時。連續三年發電裝機容量持續高幅度增長,而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,反映出發電設備投資速度遠超整體發電設備的有效利用率。
(二)用電市場概況
產業用電結構不合理現象無根本性改觀。中國第二產業連續三年耗電高達74%左右,其中,重工業連續三年耗電高達占比60%左右,而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在2012年出現了超過10%的年增長率后,2013年有所下降, 2014年更是出現了大幅度下降,長期以來重工業占比過高的產業用電結構不合理現象無改觀。2014年,由于8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低0.2度,比上年同期低1.5度,企業和居民用電量明顯降低,全國用電量55233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.8%;其中,第一產業用電量994億千瓦時,同比下降0.2%;第二產業4065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.7%;第三產業666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6.4%;城鄉居民生活6928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.2%;重工業用電為33272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.6%。
高耗能領域中有色金屬和化工行業耗電保持持續高增長態勢,黑色金屬耗電占比無明顯增減規律,而建材領域在2012年出現微降后連續兩年保持攀升,整體顯示出高耗能領域節能效果不佳。2014年1-11月,四大高耗能行業黑色金屬、有色金屬、化工、建材行業用電量分別為4022、2884、2856和2359億千瓦時,同比增速分別為-0.9%、4.5%、3.4%和5.1%。
(三)國際合作程度低
目前,跨國電網互聯成為發展趨勢,許多國家之間已經建立了電網互聯合作關系,以充分利用全球能源尤其是清潔能源,而中國在電力國際合作領域進展極為緩慢。2014年1-11月,全國進出口電量合計230.3億千瓦時,僅占同期全國用電量50116億千瓦時的0.4%,同比減少7.2%。其中:進口電量55.6億千瓦時,同比減少13.6%;出口電量174.7億千瓦時,同比減少5.0%。出口累計電量排名前三的地區和國家分別是香港(60%)、澳門(22%)和越南(11%)。而香港和澳門地區占到中國出口電量的82%,所以實際上內地和其他國家進行的電力合作更少。
2015年主要電力指標預測
中國潛在經濟增速下降,中短期內呈平穩發展趨勢??紤]到電煤供應充足、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處于較低水平等因素,若不受天氣影響,2015年發電量增長比將處于4.5%-5.5%之間,電力供需總體平衡,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電力供需緊張狀況。投資方面,根據規劃,2020年將建成"四縱七橫"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9回特高壓直流工程,電網投資將在較長期間處于攀升趨勢。同時由于2014年部分地區存在棄水和棄風現象,為了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,清潔能源電源在建設備投資將有所增長。國際合作方面,由于當前跨國間的電網合作越來越普遍,電網的國際化成為未來發展趨勢。國內相關部門已認識到了該形勢,提出到2015年,"三電一資"等國際業務要實現全面突破,預計2015年及未來國際合作程度將有較大提升。全球層面看,2015年發電量和用電量增幅將比2014年均有所提高。